本報訊 “重點初中的敲門磚,至少得‘三一’六級和PET,為了保險起見,好拿下FCE”、“沒長奧數腦袋,就得下功夫學‘奧英’”目前,在小升初的“壇子”里,劍橋英語系列的PET、FCE成了公認的“牛”證書。顯然,這個消息連遠在英國的劍橋教材的作者們也有所耳聞。近日,在2010劍橋課程體系中國行暨作者見面會上,英語教育專家Dr.Herbert Puchta以及《劍橋國際少兒英語》的作者Michael Tomlinson都表示,在中國應試的壓力無法回避,但是如果能夠從教材、教法、學法等各個方面加以改進,提高成績與培養(yǎng)能力、興趣并不矛盾,學劍橋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。
專家表示,從教材來看,內容新穎、形式活潑、配套資源豐富的教材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。從教法來看,中國的老師往往走兩個極端,要么是太過注重形式的多樣性,要么是純粹講語法、應試,只有大程度地彌補這一差距,才能縮小與其他國家英語師資的差距。從學法來看,學生喜歡歌曲歌謠、故事、游戲、談話、智力游戲、填色等活動,所以不僅在課堂上,課后練習中也要多創(chuàng)造機會讓孩子得到多種感官的刺激。“孩子們只有覺得舒服、沒有壓力,才會喜歡學習英語。所以,無論是平時的學習還是考級,都不要成為孩子的壓力和負擔,否則只能欲速則不達。”
另外,專家還建議,每個系列的教材都自成體系,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。家長好不要讓孩子同時學很多種英語教材,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英語學習。